2023-08-31 22:03:43 | 58教育网
学院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2002年晋升为高职学院,是黑龙江省5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共建。2009年进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0年成为国家百所骨干院校首批建设单位。
学院下设铁道建筑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计算机学院等5个二级分院,全日制在校生8314人,专任教师368人。另有来自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专家523人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
学院占地115.15万平方米,校舍24.6万平方米,纸质图书66万册、电子图书3933GB,教学设备11871.74万元。拥有城轨、道桥、检测3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实训基地。
在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其中11个省的录取分高出当地分数线100分。2012年在本省录取分超过分数线80分。就业率年均98%以上。
学院现为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设施人才培训中心;、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省测量工考核基地
●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多年来,学院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形成了;企亦校、校益企、校企一家;的合作办学模式。2011年,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签署《企校合作协议书》,联合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双方制定了《校企合作指导意见》、《校企合作实施细则》,企业全过程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已经形成了;双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特点,即学生培养;双单位、双区域、双教师、双身份、双证书;。学院先后与哈尔滨地铁公司、广州地铁公司、中铁一局轨道公司、中铁三局集团公司、中铁七局集团公司、中铁四局集团公司、中建集团铁路建设公司等企业分别开设了;订单培养班;。按照企业提出的用人规格及时间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培养方案,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
●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基础上,推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部专业实施顶岗实习培养。按照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行业技术标准,适时增加现场急需的课程,开发了基于隧道、桥梁、线路、地下铁道等施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标准建有40门优质核心课程,校企合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本教材64本。
● 实施;双配制;教师挂职锻炼
与中铁三局、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司、哈尔滨铁路局、黑龙江省长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合作,实行;双配制;教师挂职锻炼:为项目的副经理、领工员、试验员、测量员、队长等技术岗位学院与企业1:1等额配置专任教师。现场技术员与教师共同履行岗位职责,锻炼了教师又保证了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效益。项目部制定了《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学院制定了《关于专任教师;双配制;挂职锻炼制度》、《教师;双配制;挂职锻炼制度考核办法》等规定和文件。中国中铁每开工一个标段,从调研、工程复测、工程施工、概预算到竣工,师生均有机会全程参与。专业课由原来的一人承担变为企业、学校多人共同完成。针对施工季节周期性安排现场技术人员来校或现场教学。
● 共建流动性实训基地
高速铁路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与中铁三局、中铁二十二局、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司、黑龙江省长力公司等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协议(工地试验室);。实验室为企业提供无偿服务,企业承担学生的教学任务和教师挂职锻炼任务。
●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学院积极为企业承揽工程,近三年仅在东北地区为企业承揽国家重点工程项目13个,资金总额20.84亿元。先后参与了中铁三局集团公司;长达无缝线路综合施工技术;、;大深度高水压条件下盾构管片背后注浆技术研究;等51项科技攻关项目。
学院面向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服务。先后承担石太客运专线、沈阳地铁实验室建设、南广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测量任务、哈大客运专线哈尔滨至拉林河段的交桩测量和无砟轨道板精调任务。
为总公司编写了《测量工》、《桥梁工》等高、中级技师培训教材和试题库。连年承办了总公司CAD大赛、测量大赛的培训与比赛任务。
经过5年的实践,企业更加离不开学校的人力支持、设备支持和技术服务。
● 推行二级管理
为解决教书育人两层皮问题、拉近教书与育人距离,2008年学院在省44所高职院校中率先实行了二级管理,并深化二级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推进了教书育人一体化。
● 财政部、省财政厅和中国中铁共投入15600万元支持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58教育网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或.),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只有1个主校区,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了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各个校区地址及公交站点,供考生和家长用以新生入学报到之用。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各校区地址如下:
1、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第二大道20号
哈尔滨铁道技术学院东门 - 公交站270米
途经公交车: 哈南新区1号线 哈南新区7号线 哈南新区7号线马家
哈尔滨铁道技术学院东门 - 公交站319米
途经公交车: 399路 哈南新区1号线 哈南新区7号线 哈南新区7号线马家 哈南夜1路
秀水名苑小区 - 公交站421米
途经公交车: 361路 399路 哈南新区5号线 哈南新区7号线 哈南新区7号线马家 哈南夜1路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下设铁道建筑学院、城市轨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5个二级分院。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高速铁道技术、城市轨道工程技术等25个招生专业,专业设置与“两铁一路”产业链高度契合,创新了“校企共育、阶段培养、岗位成才”、“双轨双域、三标融通、成果导向”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校企共同构建了“模块化、书证融通”、“德技双线并行”等课程体系,建成了产教研培创一体化实训基地。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职校资讯资讯,敬请关注58教育!更多相关文章关注58教育网:www.58baoxian.com一、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451-51893230,0451-51893286二、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2002年晋升为高职学院,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与中国中铁共建,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2010年,立项国家首批百所骨干校;2015年,立项教育部首批百所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学院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2002年晋升为高职学院,是黑龙江省5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共建。2009年进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0年成为国家百所骨干院校首批建设单位。学院下设铁道建筑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计算机学院等5个二级分院,全日制在校生8314人,专任教师368人。另有来自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专家5
报考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什么专业最好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学专业选错了,想要毕业即就业还能高薪就要选对专业,小编整理了报考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什么专业最好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推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哥师姐推荐专业序号专业类别专业推荐指数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4.62铁道工程技术4.53城市轨道交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的招生计划1、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在黑龙江2022年高考
我是12届黑龙江考生想考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请问什么专业适合女生学而且就业率可观一些啊说实话,女孩子真不适合来这个学校,虽说这个学校的就业率很高,毕业后的待遇也很好,但是由于大多数都是要下工地的,所以会很辛苦。如果你不怕苦,又想收入高的话,那么这个学校的造价专业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女生。我朋友就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请问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具体介绍一下,男生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学院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2002年晋升为高职学院,是黑龙江省5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共建。2009年进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0年成为国家百所骨干院校首批建设单位。学院下设铁道建筑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计算机学院等5个二级分院,全日制在校生8314人,专任教师368人。另有来自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专家5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业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业院校名专业名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技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简介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是由哈尔滨市政府创办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已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十几年来,坚持育人力本、质最至上、特色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笃学,精技,致用"的校训,在提高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发展新兴专业,突出办学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全力打造区
2024-02-09 19:38:57
2025-01-15 20:09:48
2024-10-01 02:15:59
2024-03-02 04:15:34
2024-11-24 20:14:42
2024-02-23 12:02:50